常平大米批发价,常平大米批发价格表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常平大米批发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常平大米批发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唐代的人还吃着隋朝存下的粮食是真的吗?为什么?隋朝很富足吗?

初唐(武德年间)时,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。

常平大米批发价,常平大米批发价格表

《隋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是时百姓废业,屯集城堡,无以自给。然所在仓库,犹大充初,吏皆惧法,莫肯拯救,由是益困,初皆剥树皮以食之”。隋末天下大乱,百姓遭遇严重饥荒,隋朝的粮仓储备大量存粮,但因官吏惧怕受罚,不肯开仓救济。

所以,隋末起义的群雄因饥饿而起,同时也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根本,争夺的并不是战略据点,而是永丰、洛口、回洛、黎阳等隋朝粮仓,毕竟只有解决了军粮,才能有争夺天下的资本。

那么李渊的唐政权吃过隋朝留下的粮食吗?当然吃过,有史书为证,据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记载:李渊在大业十三年(617年)五月起兵,在河东逗留了数月之久,皆因河东一带饥荒严重,李渊无力进军。直到当年十一月,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归降李渊,唐军才有了充足的军粮,对此李渊兴奋的说道:“千里远来,急于此耳,此既入手,余复何论,食之与兵,今时且足,信出于己”。

正是凭借617年末隋朝永丰仓的存粮,李渊定鼎关中。而李渊称帝的时间为618年,所以,可以说唐代的人还吃着隋朝留下的存粮。

但是,网上有说法说隋朝留下的存粮让唐朝人吃了20年甚至50年,这个是假的。

首先是粮食存储不了这么久。因为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粟藏九年,米藏五年。下湿之地,粟藏五年,米藏三年,皆着于令”。粮食存储最久的也不过是九年,隋朝的粮食又怎么够唐朝吃20年以上呢?难道隋朝存粮手段比现代还要先进?

其次,隋朝的确很富足,据史书记载,隋朝鼎盛时期: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,西京太仓、东京含嘉仓等多者曾至千万石,少者也有几百万石,各地义仓皆充盈。但是,这是隋文帝时期的情况,到隋朝末年时,经隋炀帝三征高句丽、大兴土木和关中、河东等地严重饥荒和义军抢夺、开仓赈灾(目的是征兵)等消耗,至唐初时,也仅有唐军最先占据的永丰仓尚有余粮。如《隋书》记载:“代王侑与卫玄守京师,百姓饥馑,亦不能救“。

再有各地义军开仓的统计:“(李)密遣世绩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……开仓恣民就食……得胜兵二十馀万”、“(刘武周)于是开仓以赈饥民……收兵得万馀人”等,类似记载比比皆是,所以,“唐高祖平京师倾府藏以赐勋人。既而,又患国用不足。”

显然,唐朝初年时面临的粮食危机也是十分严峻的,又何来吃隋朝存粮的说法?

后记:兴建于隋朝的含嘉仓考古发现了50万斤炭化谷物,如何解释?

其实,含嘉仓兴建于隋朝,但扩建和启用(正式大规模存粮)却是在唐朝,所以50万斤炭化谷物没隋朝什么事。

传闻说隋文帝死后,留下的粮食足够食用用了五十年之久,在贞观年间还在食用。

这到底是真的假的,要想搞明白这是真的还是假的,首先要找到这句话的出处。在《贞观政要 辨兴亡》篇中,李世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

隋开皇十四年,大旱,人多饥乏。是时仓库盈余,竟不与赈给,乃令百姓逐粮。隋文不怜百姓,而怜仓库,比志末年,计天下储积,得供五六十年。炀帝恃此富饶,奢华无道,遂至灭亡。

如果仅这一句,当然不足为凭,也根本传传不出这样的传言。但是马周曾给太宗上过一个奏疏,劝谏太宗皇帝要体恤百姓。他写道

隋家贮洛口仓,而李密因之;东都积布帛,而世充据之;西京府库,亦为国家之用,至今未尽。

重点在于最后一句话,至今未尽。好像是说隋朝积攒下来的粮食现在还没有用尽,如果你再算一下时间刚好吻合。杨广做了十三年皇帝,李渊做了九年皇帝,马周在贞观年间被重用,好像也差不多是四五十年的时间。乍一看这个传言好像是无懈可击,实际上我可以告诉你这是假的。

当时关中确实没有粮食

如果你看第一句,你会感觉在李世民口中,杨坚父子,一个像守财奴,吝啬的只知道守着仓库,另一个像一个不知生活艰辛的富二代,只知道挥霍财富。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杨坚,也被李世民钦定为历史上第一个“逐粮天子”(乃令百姓逐粮)。那我们看看开皇十四年发生了什么,让杨坚成为了“逐粮天子”。在《隋书 事货志》中有这样一段话

开皇十四年,关中大旱,人饥,上幸洛阳,因令百姓就食。从官并准见口赈给,不以官位为限制。

在开皇十四年,关中大旱,杨坚跑到洛阳去了,让百姓自己去找粮食。杨坚在这种情况下为啥还要跑到洛阳,因为实际上皇帝和百官也没吃的了,皇帝带头到洛阳要饭去了。如果说按照李世民的说法,隋文帝那是有多吝啬,自己都吃不饱饭了,还要守着仓库

杨坚真不愿意赈灾吗?实际上但凡杨坚能拿出粮食,也不至于自己跑过去要饭。实际上杨坚赈灾力度一直挺大的,也很及时。开皇五年,关中大旱,青,幽,汴,徐,郑等州大水,隋文帝命令苏威分道开仓放粮,然后又命司徒王禀发广通之粟三百万石以赈关中。就连周代的酒粟都拿出来了,赈济百姓。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?朝廷还买了六千多头牛和驴,让实在没有东西吃的人,去其它地方找吃的。

买牛驴六千余头,分给尤贫者,令往关东就食。其遭水旱之州,皆免其年租赋。

那为什么到了开皇十四年没有粮食了呢?在开皇十五年的,隋文帝就发布了一道诏书,从这道诏书我们可以看出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。在开皇十五年,隋文帝发布诏书说

本置义仓,止防水旱,百姓之徒,不思久计,轻尔费捐,于后乏绝。又北境诸州,异于余处,云、夏、长、灵、盐、兰、丰、鄯、凉、甘、瓜等州,所有义仓,并纳本州。若人有旱俭少粮,先给及远年粟。

意思说的很清楚,在开皇三年的时候,长孙平当时的度支尚书,给隋文帝上书,建议设置义仓,以防备水灾旱灾。但是到了开皇十四年的时候,义仓早已经荒废了。而在前面也提到了荒废了原因,那是因为义仓是民间自己管理的,所以缺乏监督:“是时义仓储在人间,多有废捐”。所以隋文帝决定把义仓纳入州府管辖:“所有义仓,并纳本州”。

实际上李世民说隋文帝的那段话显然是不客观的,我们不知道是李世民有意还是无意,但是显然编撰《隋书》的魏征和当时的尚书左丞戴胄显然不认同李世民的意见,戴胄曾上书李世民提到:

故隋开皇立制,天下之人,节级输粟,多为社仓,终于文皇,得无饥馑。

戴胄指出由于隋文帝设立义仓制度,到了文帝末年,天下就没有饥饿了。这话显然是有些夸张,但是也指出了文帝这个措施是切实有效的,实际上这个制度是非常好的,义仓也被历朝历代延续了下来,直到清末的时候才被终结。可见,这并这个制度的优越性。

天下真的没有粮食吗?

实际上也是有的,只不过运输不便,多聚集在洛阳附近。在开皇三年的时候,隋文帝就发现了这个问题,粮食就在洛阳可是就是吃不到。为了从洛阳运回粮食,隋文帝也是煞费苦心。他规定凡是可以从洛阳运回四十石粮食就可以免除劳役。但是就这样,也没人愿意运量,因为后来渭水泥沙太多,根本没法运。

遣仓部侍郎韦瓒,向蒲、陕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,经砥柱之险,达于常平者,免其征戍。其后以渭水多沙,流有深浅,漕者苦之。

而关中实际上在魏晋以后,已经残破,有些是人为因素,也有些是天气因素,已经不足以养活一个偌大国家的都城了。这个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也已经分析过了,在汉朝以后,关中的耕地就已经急剧下降了。所以隋炀帝要迁都,要修运河,实际上都是为了粮食。

尽管唐朝都城建在长安,但是唐朝的皇帝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洛阳“就食”,说白了就是要饭。唐高宗甚至都死在洛阳,李治当时去洛阳的原因没别的,就是:“关中饥谨”,要按照李世民的说法,那不是唐朝每一个皇帝都是守财奴。

粮食不可能储存那么久

还有一点就是粮食不可能储存那么久,根据《唐书食货志》记载

粟藏九年,米藏五年,下湿之地,粟藏五年,米藏三年,皆著于令。


咱也不讨论现在存储技术如何,古代存储粮食技术如何。《新唐书》已经明确记载了,当时粮食顶多储存九年。这粮食即便能保存下来,你说五十年的粮食你敢吃吗?二战的时候,美军的军粮现在还有保存的,有谁敢吃?

实际上,马周那些话从来没有说粮食还没吃完,只是说钱,布,帛这些东西还有剩余。并没有说粮食还没有吃完,只是一些人断章取义了而已。而李世民的话也很有黑隋文帝的意思,连魏征和当时的尚书戴胄都不认同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平大米批发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常平大米批发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